武山县2020年洪涝灾害榜沙河流域
灾毁农田修复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020年入汛以来,武山县遭遇多年以来少有的持续强降雨天气,特别是8月14日至8月17日出现的强降雨,导致河水暴涨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区域内农业生产设施及生产道路严重损毁。灾害发生后,武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险救灾、防汛减灾、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值守等工作,坚持“生命第一、预防第一、避险第一”的原则,广泛动员各相关部门,统一指挥,多措并举,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抓紧开展暴洪泥石流损毁农田重建修复工作的通知》(甘农田发【2020】13号)精神,要求尽快组织受灾县区针对农田受损情况,对已建高标准农田(2011-2018年)、在建高标准农田(2019-2020年)因灾损毁和未开展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符合立项条件、通过修复可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抓紧做好损毁农田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与初步设计。天水市农业农村局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文件精神,对全市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任务进行统筹推进并下达各县区。
为确保完成灾毁修复建设任务,武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和深入领会省、市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做好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会议精神与安排部署,强化责任担当,武山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肃州区)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按照省厅《关于下达2020-2021年度洪涝灾区灾毁农田修复任务的通知》(甘农财发〔2020〕35号)文件任务,确定武山县2020年灾毁农田修复建设任务为0.6万亩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积极联系水务、财政、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已建高标准农田(2011-2018年)、在建高标准农田(2019-2020年)因灾损毁和未开展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符合立项条件的通过修复可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项目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统计后,充分尊重项目区一级政府和群众意愿,综合统筹2020年灾毁任务和2021年灾毁任务,按照“重点加强耕地修复、地力提升、农田排水和道路修复”的总体原则,决定对武山县马力镇、鸳鸯镇2个区域的水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我院受武山县农业农村局委托,承担榜沙河洪涝灾害灾毁农田修复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迅速组织技术骨干与武山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项目乡镇领导及村组代表及时深入项目区,对项目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实地测绘、勘察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2018)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基础资料,按期编制完成了《武山县2020年洪涝灾害榜沙河流域灾毁农田修复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区主要处于榜沙河及其一级支流龙川河低中山丘陵区及河谷区,地形地貌为沟谷相间的梁状地形,地貌类型属黄土梁峁沟壑区;黄土区梁峁地形发育,主要供水区位于渭河河谷区。按其地貌形态可分为黄土覆盖的中低山梁峁沟壑区和河谷区两个地貌单元。项目区属榜沙河流域中型灌区,为单纯的农业耕作区,实施区域属已建高标准农田但未曾上图入库。项目区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已形成网络,“渠、路、田”形成了完善的灌溉体系。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部分渠道已出现老化裂缝现象,渗漏比较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尤其是近几年不同程度的遭受到洪灾侵袭,区内主要灌溉取水、排涝设施水毁殆尽,部分渠道被洪水冲毁,渠道破损严重,导致下游近6000亩田地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水利工程措施的修复,可以改善项目区内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促进项目区内农田水利再上新台阶,对加快项目区内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